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2024-2025-2“优·美”教学工作坊“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教育”第二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0浏览次数:10


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健康与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319日上午在图书馆1105室召开了本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李想老师主持,戚心洁老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到场参加。

在心理健康课程的情绪章节教学工作备课中,戚心洁老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优化工作。首先借助课堂问卷调查对已经完成的前一轮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复盘与细致总结。

  










在“情绪管理:释放压力 拥抱阳光”这一专题的教学实践里,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与满意度,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中,“情绪温度计绘制”“情绪故事分享”以及“压力气球爆破游戏”等教学片段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颇具建设性的建议。他们希望老师能介绍一些有效调节情绪的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还期望能开展情绪管理相关的课后拓展活动,如情绪互助小组等。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戚心洁老师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环节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对“情绪管理:释放压力 拥抱阳光”专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教学导入环节,李老师以“考试周的焦虑”为切入点,结合心理学中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理论,深入解读“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经典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参与者的情绪变化,探究情绪产生的根源,进而引出情绪管理的方法。课堂上,组织了“情绪猜谜”和“情绪传递接力”等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情绪的识别与表达。之后围绕“如何有效应对负面情绪”,为学生介绍并演示了诸如深呼吸放松法、积极自我暗示法等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最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两种常见且重要的情绪状态——快乐与悲伤的正确处理方式。

随后,戚心洁老师针对“悲伤情绪的应对与转化”这一知识点,进行了6分钟的片段教学展示。

到场的全体教师围绕该专题的教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家纷纷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复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修改和提升建议。本次集体备课会紧密贴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聚焦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力求让教学更加深入、生动、有趣。



Baidu
map